《色戒》中的美术设计——旧上海的时尚痕迹
2014-09-19 17:44:21来源:十八度灰作者:拍电影网访问量:5184
    《色·戒》上映后,全国娱乐界沉浸在一片狂欢当中。除了那12分钟的床戏,我们掘地三尺,八出《色·戒》那些旁门左道的秘密:汤唯穿了多少旗袍,道具组里有多少稀世奇宝,杀汉奸那夺命8刀背后的故事,太太团麻将的学问,小报记者专访“张爱玲”创作感受,编剧王蕙玲在玩什么道道.......
A:27件旗袍,重塑一株海上花
    有心人仔细计算过,汤唯在《色·戒》里前前后后共换了27件旗袍,让人看得叹为观止,已打破当年《花样年华》中张曼玉换了23件旗袍的记录。
    有评论说,王家卫《花样年华》里的旗袍符合他颓废浪漫的格调,而李安在《色·戒》中不是故意玩气氛,而是透过旗袍的样式与质料,点出女主角汤唯所面对环境的改变。
    经过数个月“淑女课堂”的调教培训,汤唯饰演的王佳芝袅袅婷婷走出来时,让人眼前一亮。她身材高挑匀称,穿起旗袍来透着一股古典性感,有影迷表示,《色·戒》中汤唯的旗袍,让人有更上一层的感觉,“将生活与电影融为一体,巧妙安排之下感受到的事不抢功、内敛。”好莱坞科幻片导演Caroline Ducrocq对媒体表示,他对《花样年华》里出色的服装印象深刻,不过《色·戒》强调人性,汤唯在戏中的衣服,很适合她扮演的角色。

B、朴若木再造一个上海佳人
    负责《色·戒》造型设计与美术设计的朴若木先生,艺如其名,朴实得宛如一段木雕。他是叶锦添出道前的师傅,此前的作品《胭脂扣》、《阮玲玉》、《红玫瑰与白玫瑰》、《人在纽约》屡获大奖,无一不让人如雷贯耳。曾多次联系香港电影美术学会,希望朴若木先生能现身说法,不过得到的回复是:朴先生很忙。
    朴若木在忙什么?忙教书。他只拍艺术片不拍商业片的习惯,使很多导演和影片都请不动他。近十年干脆淡出电影圈,专心大学教书,此次在李安力邀之下重出江湖,相当难得。
    “上海热”过去十多年来在华语世界一路燃烧,对于老上海的影响,大众太过熟悉。此次《色·戒》如火如荼“去熟悉化”,与张叔平等人打造的“旧上海”划清界限自成一派,相信是李安和朴若木必须面对的一大课题。相比朴若木遗忘写意画的风格,此次他在《色·戒》中的美术相当写实。从《色·戒》的没事一年、造型、服装、布景、道具、色彩、质感等多方面来看,都力求朴素典雅,越真实越好,李安更放言,“以后想了解1942年的上海历史,就看《色·戒》了。”

C、好莱坞热议带动中国热
    《色·戒》全球热映,汤唯的旗袍与梁朝伟的西装也成为热门话题之一。海外媒体报道,这一话题最近常被好莱坞电影时尚圈讨论,“甚至不了《色·戒》的服装就好像落伍了”。好莱坞人士更预测,《色·戒》因服装可能入围奥斯卡最佳服装奖。
    海外媒体报道,《色·戒》在美国的知名度也水涨船高,派对上没有聊《色·戒》,好像跟不上时代。连参加美国影艺学院服装展的设计师,也对电影里的服装在行得不得了。电影服装设计师Marie France说,“没一件戏服我都很喜欢,尤其是那件色诱男主角的旗袍,让汤唯看起来更性感,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。”
    有媒体预测说,《色·戒》将带动另一波中国热,汤唯和梁朝伟象征上世界三四十年代上海绝代风情,相信会在明年的奥斯卡继续发烧。说不定旗袍和复古西装,就成了红毯上最in的打扮。

D:王佳芝的旗袍有什么门道?
   压制、精巧、性感、妩媚。1930年代是旗袍最光辉灿烂的年代。王佳芝身处的1942年,旗袍仍在其黄金时代上延续,27件旗袍勾勒出上海女子的一派风情。
   开衩——1932年以后,旗袍的流行款式开始下摆变长,使得开衩成为必要。从这个时候开始,旗袍从低衩或无衩百年城高衩。上海当红明星顾梅君当年常穿高衩旗袍出入交际场,衩高过膝甚至及臀,蔚然流行。《色·戒》中王佳芝的旗袍大多开衩至臀,既合其贵妇身份,也微寒挑逗之意。
    无袖——1937年之后,主流旗袍的袖长至肩下两三寸,几乎没有袖子,被称为旗袍史无前例的特色。由于无袖,所以王佳芝给易先生唱《天涯歌女》时,腋毛若隐若现,成为电影话题之一。李安称,那个年代上海滩淑女,原本就是不刮腋毛。
    紧身——1940年代的旗袍随着两边开衩升高,腰身紧绷,女性的曲线美显露无遗。王佳芝为了色诱易先生,自然要穿紧身性感的款式,尤其是她带易先生做西装时,自己让裁缝改小的那身旗袍,更是精致玲珑,勒得她不敢喘气,一旁的易先生开始上钩,在她准备脱下旗袍时终于发号施令“穿着!”
    布料——当时穿的旗袍,夏季多选择纯棉印花细布、绸缎、提花布等薄型织品。王佳芝的旗袍在香港时期略显透薄,与其海洋性亚热带气候相合,回到上海则花样百出。与牡丹、荷花、龙凤、鸳鸯等有传统寓意的花纹不同的是,王佳芝旗袍上的花纹多为唐草、腊梅、玫瑰、云纹、几何等图案,显出素雅。
    搭配——中西合璧,是上海淑女穿着棋牌的一大特色。穿着方法多种多样,大多数女子喜欢将旗袍和西式服装搭配起来穿。比如:在旗袍外穿西式外套、裘皮大衣、绒线衫、背心等。王佳芝外出时经常在旗袍外裹着一件风衣,有时还会系围巾。
    配饰方面,烫发、丝袜、项链、耳环、手表、皮包、高跟鞋,都是当时的时尚装扮。王佳芝的丝袜在电影中出现过数次,充满诱惑的味道,也是照应张爱玲的文字,“他又看了看表,一种失败的预感,像丝袜上一道裂痕,阴凉地在腿肚子上悄悄往上爬”

E:道具片
    为了还原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生活背景,《色·戒》的道具有的超级奢华,有的相当考究,有的别具匠心。电影中的名牌有LV筴、Dior香水,简直是战场上的CatWalk。
    易先生向王佳芝送上钻戒,眼神中闪过一丝深情,另王深深震撼,迷惘的她终确定自己对易先生动了真情。那枚6卡粉红色巨钻是货真价实的卡地亚钻戒。以此为蓝本,卡地亚制作出一枚同款戒指做展览,椭圆形粉红色钻石作主石,四周围以两层闪烁的白钻作烘托,正是四十年代最经典的镶嵌方式。李安专门从卡地亚总部借来,连生产年份1942年都与电影完全吻合。
    王佳芝使用的是LV经典皮箱,已经有152年历史,有全白杨木手工制作,完全没有缝线,全部都是铆钉钉制,重量轻却很坚固,依尺寸不同,价格从10万到20万不等。
    电影中出现的当时的电影海报,包括希区柯克的《深闺疑云》、玛琳·黛德丽的《碧血烟花》等,与当年的时代氛围吻合。
    易先生办公桌后面有一尊钟馗塑像,李安日前接受龙应台采访时表示,当时搞特工的房里都有这么一个摆设。因为钟馗是专门打鬼的,而特工最怕冤魂缠身。
    对于片中太太们打麻将的戏,李安不仅专门从台湾请了专家来教她们老式的上海麻将,连麻将都是从香港地区借来的翡翠古董麻将。

F:杀手团
   “引刀成一快,不负少年头。”《色·戒》里爱国学生口中的杀敌口号,正式汪精卫年轻时的五言诗。有人发现新大陆般认为是李安摆乌龙,有人则说李安大开文化玩笑,以敌人主子的佳句来激励己方杀敌,真乃高人也。
    出现在镜头里这群爱国大学生大多玉树临风,只是空有满腔热血,遇见血淋淋的现实便现出软弱无力的本色。“再不杀就要开学了!”李安想替他们声张似乎都找不出别的话来,再严肃的话一经他们的口就让观众发笑。但李安对着这群学生的喜爱却又呼之欲出。在香港大学拍摄王佳芝与邝裕民演出爱国剧时,李安觉得全身起鸡皮疙瘩,因为影片里的就是他自己第一次演话剧所经历的:“大学礼堂的舞台,纯真年轻的学生,从演戏里头发挥自己又找到自己的奇异经验,演完以后大伙兴奋地去宵夜,空空的街上下着小雨......”

王力宏杀到失控痛哭

王佳芝和男同学梁润生在床上成长,她的杀手团同学们则靠杀人脱胎换骨。

众人乱刀戳死汉奸老曹的八刀,再加上邝裕民拧断对方的脖子,李安认为那场戏对邝裕民这个角色而言是一场成人礼,他告别了自己的童年。王力宏当时拍完后感到恶心,全身颤抖,更至失控大哭。
    《色·戒》选拔的这一拨青春气息扑面的杀手团员,大多来自台湾地区:王力宏、朱芷莹、柯宇纶、高英轩。他们与李安的“真命天女”汤唯一起,在《色·戒》拍摄之前集聚香港进行培训。这一招被戏称为李安的“家传绝学”,可以让演员迅速融入角色时代氛围。当年岭南大学的学生运动风气很盛,所以李安就让演员们打羽毛球、桌球与篮球,看的书包括张爱玲小说与描写1940年代西南联大学生生活的《未央歌》,观赏的怀旧老电影则包括:《星星、月亮、太阳》、《南北和》。
    战乱时期因物资缺乏,大学生都比较消瘦,因此柯宇纶、朱芷莹都被要求减肥。
    电影里众人杀死汉奸老曹的戏,王力宏拍完后感到恶心,全身颤抖,更至失控大哭。李安在现场赶紧过去抱住他,“我们一老一少就这么抱着,我怕他陷在里头出不来,那可怎么办。”所以拍王力宏精短钱嘉乐脖子那场戏,差不多到第三条的时候,李安就不敢继续拍。
    这场戏足足拍摄一星期:从学生们惊恐慌张,到癫狂的手起刀落,撞玻璃、刺敌、摔楼梯、拧脖子等诸多细节,相当细致。不仅王力宏及李安心力交瘁,也让武行出身份钱嘉乐吃足苦头。李安规定他由楼梯摔下去时,一定要摔到画有箭头的定点,身为该片武术指导的钱嘉乐容易做到,最难拍的是杀手团把钱嘉乐按倒在沙发上用刀刺他的一场戏。从穿白衬衣的腹部一刀刺下,鲜血涌出,再到第二刀、第三刀......血浆是用枇杷膏做成的,里面含有的薄荷成分让钱嘉乐凉到不停地发抖。他的白衬衣前后共换了10多套i,换到最后李安还频频问服装师:还有没有干净的衣服。
    斯文的李安,在拍这场杀人戏的时,不斯文。在内地版中,这场戏被删为简单的一刀毙命,李安对此不无遗憾。

G:麻将团
    打牌非小道,方城学问大。《色·戒》原著是以打麻将起头,“麻将桌上白天也开着强光灯,洗牌的时候一只只钻戒光芒四射。”作为中国人生活方式的一种,打麻将出现在李安的电影里,少不了要在麻将桌上透露时代与人性的印记。小小的牌桌上,演的却是一场争风吃醋、勾心斗角的大戏。因此有评论称,《色·戒》里的打麻将,是把文戏拍出了武戏的风采。
    再没有比这更局促的战场了:麻将台上,各位阔太太一边搓牌一边谈笑风生,话题看似无关痛痒,有一搭没一搭,然而各自忽闪的眼风和多变的表情,实则潜流暗涌。
女主人公王佳芝正是借打麻将和易太太简历关系,从而混进易家接近易先生的,她与易先生眉来眼去的第一步,也是从麻将桌上开始。
    王佳芝第一次赢牌,是易先生放的水,他先喂了一张七筒给王佳芝吃,半途却硬被易太太给碰上了。再转回到易先生时,就再打出一张七筒给王佳芝吃,放水喂鱼之心昭然若揭,牌桌上的人自然都知道了:王佳芝是新宠。“小说中为什么要突显马太太,她的三克拉戒指是谁送的?王佳芝为什么会认为她在吃醋?为什么易太太又要对王佳芝特别好?”编剧王蕙玲认为,麻将戏其实是将四个女人的政治,眼神勾一下,手指晃一下,都有深意,因为情妇之间最在乎排名。饰演马太太的苏岩说,“我的角色当然也明白王佳芝是怎么一回事,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而已。”
     李安要求麻将戏的精神是让观众不要因为没有麻将知识而被遗弃,力求雅俗共赏:懂麻将的人看得兴趣盎然,不懂的人也能察觉眉来眼去的电波滚动。对于演员来说,首先必须打一手行云流水般的麻将。为此,汤唯早被送到上海进行淑女培训课程,其中一项便是学习打麻将,“一连打六个小时麻将,腿都僵直了。”汤唯说。台湾老一辈艺人李嘉茜被李安委以重任,教主演们打上海麻将。“李安说片中麻将戏很重要,要把那种‘牌局如情局’、尔虞我诈的味道,当成武侠片来拍,要我亲自设计。”她一口气给李安设计了15场不同的牌局。陈冲、苏岩等牌友后来被送到香港受训七天,刚下飞机到香港试装,就被拖去做手部美容。由于打麻将的戏有手部特写,李安对麻将团太太们的双手都严密监控。